智能发电实验教学中心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Smart Power Generation

实验教学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应用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应用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应用技术    

英文名称: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control configuration software

课程编号:2415124

学时/学分:16学时/ 1学分

适用专业:测控、自动化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工业控制组态软件应用技术》是随着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它是面向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一门理论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实用化课程。本课程使学生实现对组态软件的全面了解及熟练掌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组态软件应用设计的能力,通过理论与实际应用设计相结合,达到增强学生理论及设计水平的目标。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掌握组态软件设计的构成内容,熟悉组态软件图形界面及其生成系统,熟练掌握组态软件图形界面的设计与实现、动作脚本编写、动画连接建立等技能;了解实时数据库的概念及工作原理,熟悉组态软件的I/O设备驱动原理,熟练掌握实时数据库的点组态、定义和引用I/O设备的方法;理解组态软件的网络体系和通信功能、控制功能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组态软件应用设计与实现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能初步应用于实践。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学习过《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过程控制》、《计算机测控技术》等专业和专业基础类课程。此外,该课程与其他如《分散控制系统与网络通信》、《工业以太网技术》、《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等课程相辅相成。

四、实验内容:(共16学时)

实验一 工业组态软件入门应用(2学时)

实验二 图形界面实现,开关、按钮、文本、变量、安全管理(2学时)

实验三 动画脚本、动画连接(2学时)

实验四 分析曲线、数据报表、报警和事件(2学时)

实验五 实时数据库系统、I/O设备驱动(2学时)

实验六 自定义菜单,控件应用及参数设置(2学时)

实验七 组态软件的控制功能实现(2学时)

实验八 综合使用实验(2学时)

 

五、考核方式

非笔试(开发一套组态软件应用实例+开发报告)。平时成绩(含出勤、作业,上机实验等)占50%,期末成果占50%

六、教材及参考书

教科书:张运刚. 从入门到精通——工业组态技术与应用.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参考书:

1.  曾庆波. 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技术.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 马国华. 监控组态软件及其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