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发电实验教学中心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Smart Power Generation

实验教学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 Experiment

课程总学时:16          

实验学时:16

课程总学分:1              

适用专业:自动化、自动化卓越班、测控技术与仪器

一、实验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加深对自动控制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并掌握利用基于MATLAB软件的PC机实验平台进行自动控制系统仿真研究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二、实验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初步掌握MATLAB软件的使用方法,能通过实验验证自动控制原理和方法,能分析和说明实验系统和实验数据,并以较规范的科技报告形式写出实验报告。

三、本实验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实验的先修课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积分变换和电路等。后续课程有过程控制系统设计,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测控技术,控制系统仿真,自适应控制和模糊控制等。

四、实验的主要内容

1. 基本实验

教学要求:

了解:Matlab的计算机仿真基础和程序设计方法

掌握:Matlab数值计算、图形处理基础,利用Simulink搭建控制系统并仿真,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应用:数学模型间的转换和连接,实验建模。

教学要点:

1Matlab基础

2Simulink基础

3)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与转换

4)模型连接

5)测试曲线和实验模型搭建。

2.综合性实验

教学要求:

了解:Matlab求解时域性能指标的方法。离散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掌握:利用Matlab仿真进行控制系统时域分析、离散控制系统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熟悉:相关的连续、离散控制系统基本分析与设计指令,利用Simulink搭建连续、离散和非线性系统的方法。

教学要点:

1)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2)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3.设计性实验

教学要求:

了解:控制系统常见的设计方法,复杂控制系统的性能和设计方法。

掌握:PID控制器整定技术,根轨迹分析与设计、频域分析与设计、状态空间模型与设计技术。

熟悉:根轨迹、频域、状态空间等分析与设计的指令,以及不同设计方法的区别和效果。

应用:采用根轨迹和频域实现控制系统校正设计,状态观测器和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教学要点:

1)控制系统的时域设计

2)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与设计

3)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与设计

4)状态变量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五、学时分配(总学时:16 学时,学分:1学分)

章次

课 程 内 容

基本实验学时

综合实验学时

设计实验学时

学时小计

1

Matlab基础

1

 

 

1

2.1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

 

 

1

2.2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2

 

2

2.3

控制系统的时域设计

 

 

2

2

2.4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与设计

 

 

2

2

2.5

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与设计

 

 

4

4

2.6

离散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1

 

1

2.7

状态变量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2

2

2.8

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1

 

1

课时合计

2

4

10

16

六、考核方式

1   考核方法:考勤、课内实验(编程组态、分析计算、操作演示、质疑答辩)、课外实验和报告。

2   成绩评定按约:考勤10%、课内实验考核检查40%、课外实验和报告50%

七、教材及参考书

教科书:

1. 杨平,余洁,徐春梅等.自动控制原理实验与实践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参考书:

1.杨平,翁思义,王志萍.自动控制原理-理论篇(2)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2.杨平,翁思义,王志萍等.自动控制原理-练习与测试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3.黄忠霖.自动控制原理的MATLAB实现.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